-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 > 市政府文件 > 應主動公開的其他政府信息
- 索 引 號:QZ05101-3000-2025-00047
- 主題分類:應主動公開的其他政府信息
- 發布機構:石獅市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4
- 標題:石獅市人民政府關于泉州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20253078號提案的答復
- 備注/文號:獅政函〔2025〕9號
- 發布日期:2025-08-07
吳雪萍委員:
《關于加強泉州灣南岸海洋文化景觀統籌規劃的建議》(20253078號)由我市會同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海洋與漁業局、教育局辦理。現將有關情況匯總答復如下:
一、強化規劃引領。您的提案符合我市打造“海上泉州”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重大戰略。《泉州市“十四五”海洋強市建設專項規劃》中提出要做強濱海休閑旅游產業,重點發展海洋文化旅游、積極發展濱海民宿旅游,大力發展休閑漁業,探索發展海洋特色小鎮旅游。同時,做優海洋文化創意產業,加強海洋文化挖掘與傳承,搭建海洋文創產業發展平臺,拓展海洋文化創意業態,加強海洋文化交流傳播。
二、強化文旅資源整合和營銷宣傳。一是聯動塑造IP。我市將與泉州市相關部門協同打造文旅IP集群,以“宋元中國·海絲泉州”為核心,加強石獅“海絲航標·時尚之都”品牌提升。支持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策劃設置航海文化論壇、船模制作大賽、漁歌號子展演等海洋文化IP活動,拍攝海洋文化紀錄片等,加大泉州海洋文化宣傳力度。二是策劃推介線路。優化泉州灣南岸濱海旅游區域與周邊串聯線路,策劃濱海旅游、周末微度假、鄉野漫游等主題線路,實施流量破圈、全時營銷策略,依托媒體矩陣開展推介。三是開展品質營銷。舉辦濱海旅游消費季、非遺民俗季、國潮消費季、鄉村文旅消費季、沙灘音樂季等主題營銷活動,辦好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等濱海傳統民俗節事。
三、打造閩南特色海洋文化教育區。一是用活校園文化場所。學校持續完善校園海洋文化設施,加快建設閩南海洋文化園,面向社會開放海絲文化長廊、海權紅館等特色文化場所,深度融合海洋文化與職業教育,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和科普展覽,打造沉浸式“海絲”文化育人場景,實現海洋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建設謳歌海洋偉人、展示海洋文化、傳承海洋文明的精品教育載體。二是創新海洋課程建設。引導學校開設《海洋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課程,將其作為思政類選擇性必修課,依托校內特色育人場館,深入挖掘場館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注重挖掘各類優勢資源,豐富思政大講堂、行走的思政課等特色活動。同時,在航海技術、船舶工程技術、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等涉海專業課程中融入海洋文化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專業知識和文化知識“兩手抓”,增強對海洋的情感認同和文化自信。
下一步,我市將會同泉州有關部門進一步吸收委員提案建議,引導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緊抓“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海事開放日”等契機,依托校內海洋特色文化場所,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手段,向青少年和社會公眾宣傳海洋文化;同時,積極發揮泉州市兩岸青少年研學基地作用,推動開發“海絲文化探秘”“船舶科技體驗”等主題研學課程,策劃“高校+漁港+鄉村”文旅研學線路,推動特色閩南海洋文化教育區和泉州灣南岸海洋文化景觀進一步發展。
石獅市人民政府
2025年7月24日
(此件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